不总是多数,不必是少数:我们谈论的不只是酷儿

每到六月,旧金山随处飘扬的彩虹旗、声名远扬的Castro District也许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也许,你觉得酷儿/LGBTQ群体之于你非常陌生、非常模糊、非常遥远。“酷儿”(或性少数群体)指的是所有性取向非异性恋以及性别认同非二元性别或非顺性别的人,除了同性恋、跨性别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身份共同组成了这个群体。在骄傲月,Jayne和Yuqi带大家一起走了走那些主流印象之外的酷儿空间,讲了讲那些不为人知的旧金山酷儿历史。

见面时,Jayne和Yuqi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问题:“生活中哪些时刻让自己感到并非主流,以及因此有哪些领悟。”大家提到从小不是传统女孩子的形象、来到美国成为少数族裔、职业选择与周围环境等各个方面,言谈间,其实大家都有过与主流关系的思考。接下来的词语定义匹配游戏,为活动会涉及的性少数群体和社会范式等相关知识做了铺垫。

集合点不远处是Old Wives' Tales书店的旧址。这是一家由一对女同性恋伴侣于1976-1995年运营的女性主义书店。对于酷儿群体而言,它的意义在于承载了“第三空间”的功能,即家庭和工作外,可以感到轻松、不被凝视的社交场所。在这里,酷儿们进行写作、社区教育、政治聚会;不被主流看见的、零碎的生活体验和口述在这里被整合,形成书面理论,并最终能够抵抗主流历史的曲解,传递生活的智慧。

旧金山的Women's building,是一个为女性群体提供支持的空间。据统计,这家组织每年能帮助2.5-3万人,扶持过170多个非盈利组织。从1910年建成,这栋建筑几乎见证了四波女权主义,从争取法律权、争取职场和社会权利,到关注少数群体、性少数群体以及避免互联网空间的边缘化的过程。在这里“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也就是不同社会身份的交织,造成人不同的境遇,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历史上女性和性少数群体常常站在一起反对父权制,共同面对着规训、骚扰、暴力、制度性的歧视以及边缘化。1994年,旧金山妇女中心为庆祝终于付清贷款,Women's building在外墙创作壁画MaestraPeace。历史、神话、不同族裔的女性形象,代表了这里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在主流与边缘之间,艺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Clarion Alley的壁画项目与多元身份的艺术家合作,为旧金山的酷儿群体提供了创造可见性的空间。1979-2014年营业的Esta Noche(西班牙语“今宵”)是旧金山历史上第一家拉美裔同性恋酒吧,这里外墙显著的紫色曾被解读为缺乏男子气概;酷儿群体对主流的反抗之中也重新定义了这种颜色的含义。社会、宗教、法律、医学倾向于制造二元对立,如正常和不正常、自然和不自然;主流被不断定义,边缘随之产生。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电影审查制度Hays code下,任何性向偏移、跨种族婚姻都不被允许。必要时,只能由白人演员脸涂黄、眼睛画细长饰演亚洲人。一百年前,华人和性少数群体面临着相似的境遇。

最后,我们来到Lexington Club旧址。这家女同性恋酒吧曾经大量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在社会变迁中,收入更低、经济条件较差的女同性恋群体往往率先搬进衰败社区;相对富足的男同性恋群体迁入后会开设自己的酒吧,活化社区的同时也提高了物价。士绅化的进程,往往导致早先来到这里的女同性恋群体被迫迁出。2015年,Lexington Club,这家旧金山最后的“全职”女同性恋酒吧关闭。我们的行程在这里结束,纪念这些不在纪念碑上的酷儿。

意犹未尽的大家最后来到Dolores Park席地而坐,畅谈当天的感受。六月的阳光明媚,笑声遍地流淌,公园里的每一个人平等地享受阳光,仿佛本就没有阴霾。如果世界能忘记主流和边缘,奇怪或自然,不被埋没的自由的爱将挥洒自如。我们不总是多数,我们不必是少数;其实爱本该这般普照,温暖而坚定。


Next
Next

不在纪念碑上的酷儿:Castro之外的非主流LGBTQ历史